推薦序一:在「信心」與「理性」中回應事件真相 推薦序二:第一本中文的神學人之神學反思 推薦序三:當「見證」成為做神學的方法 推薦序四:從「學思錄」到「神思錄」 自序 導言:在21世紀的多元處境做神學 神學事件1 神學是聖經智慧的踐行 看!聖經在解釋生命 亞洲為何沒有「神學」? 非神學之地的「神思錄」 神學之地的「神思錄」 哲學之地的「神思錄」 大屠殺事件的「神思錄」 神學爭議的「神思錄」 教會合一的「神思錄」 學術方法的「神思錄」 神學事件2 神學是回到啟示的光源 看!眾光出自一光源 光源與眾光:邏各斯 真光在隱蔽:希臘化 真光在隱蔽:去猶太化 光照:回到聖經的智慧 神學事件3 神學是屬靈的理性運作 看!聖經是猶太經典 加爾文:聖經智慧的巨匠 西方認識論的難題 加爾文的聖靈論 人受造為認知主體 啓示是人格化知識 聖靈啓示的真理 神學事件4 神學是面向他者的福音 看!救恩從猶太人而出 離散:希伯來宗教與希臘哲學 哲學:本體消解他者的危機 倫理:「非本體化」的第一哲學 上帝:倫理先於/優於本體 詮釋:文本轉向他者之道 突圍:福音就是第一神學 福音:臉龐作為他者的敘事 宣教:為光做見證的使命 總結:福音神學以倫理關係為第一神學 神學事件5 神學是基督為本的對話 看!是本體神學出問題 宗教:多元、排他或包容? 聖經:詮釋此岸歷史的話語 替代:聖經詮釋的暴力基因 耶穌:猶太性的特殊人格 基督:從特殊性到普遍性 宗教:自由神學或聖經神學? 真光:基督是眾光之光 回宣:本色化神學的反思 宣教:福音進入文化的實踐 教會:福音與文化的土壤 福音:野橄欖枝子接上真橄欖樹 本色化:落實文化神學的宣教 總結:在宗教暴力之下的福音本色化 神學事件6 神學是科際整合的歷程 看!去猶太性的基督教在變質 思維:信心與理性 二元論:分化信心與理性 信心:上帝恩賜人的開放理性 屬靈:整全神學的起點 思維:聖經智慧的處境化 倫理:我為你的道德高度 科際對話的神學教育 總結:從科際對話到神學結合 神學事件7 神學是非暴力化的盼望 看!911事件讓人渴望和平的福音 歐緒弗洛:希臘哲學的道德矛盾 亞伯拉罕:希伯來敘事的宗教掙扎 基督耶穌:「我為他者」的福音敘事 反思宗教暴力的神義論 定義:神義論的邏輯 清醒的理性神義論(Rational Theodicy) 沉睡的存在神義論(Existential Theodicy) 失眠的臨在神義論(Imminent Theodicy) 愛仇敵:非暴力化「神義論」 新視界:打破暴力循環的福音 總結:體現基督裡和平的福音 神學事件8 神學是顛覆世俗的空間 看!神學思維有它的空間 世俗始於「上帝是上帝」 「世俗」的語義 現代世界的世俗訴求 現代教會的「世俗神學」 新加坡的世俗社會 「世俗而不世俗化」的社會 新加坡的融合文化 世俗性的宗教情操 現代公共神學的三條路線 現代公共神學的不滿足 後世俗的「世俗性」神學 總結:後世俗的福音橋樑 結語:創造後世俗社會的神學空間
21世紀神學事件簿:如何在多元處境下做神學?
身處多元的21世紀,
上帝依舊主動行動與言說,
激發我們進行神學思考,回應事件! 透過八個回歸聖經智慧的神學思考,重新發現我們時代的事件,是聖靈與人的交會,是他者與我的交會,是基督與世人的交會。
我們活在一個被事件驅動的時代。掀開二十一世紀序幕的911事件,撼動了世人對宗教的想像;伊斯蘭國的興起,挑戰西方崇尚的政治理想;抗爭房價居高不下的遊行活動,激發出居住正義與新自由主義對抗的新版圖;飛安事故頻傳,飛航環境與安檢制度的討論浮上檯面;劣質油品的爆發,食安問題備受重視。大至全球社會,小至個人民生,事件一發生,思考便發動。
思考的素材俯拾即是,然而資訊快速、分散、多樣,卻也造成思考的碎裂化與片斷化。置身全球化、媒體化、多元化、複雜化的世界,究竟該如何找到一種整合思維的方法?基督徒又當如何於各樣處境下,聚焦事件又超越事件進行神學思考?
本書中,謝木水博士深入爬梳深受啟蒙運動影響的現代主義思潮特徵,嘗試為二十一世紀的眾多事件尋找根源,並且汲取猶太基督教思想家的精華,予以一一回應。他企圖從多元混雜、百家爭鳴的後現代世界,建構一條在多元處境下做神學的道路,呼籲惟有重回希伯來式的聖經智慧,才能整合理性與信心、自然與恩典、客觀與主觀、科學與信仰、知識與靈性、教義與倫理間的二元對立思維困境。 這不是一位神學人獨白式的神學思考事件簿,而是融合了聖經智慧、教會歷史、時代處境、創意思維、多元溝通,獻給面對變動中的二十一世紀,有志將神學化為行動的讀者一本絕佳的方法學指引,帶我們走出罐頭式信仰。
【作者簡介】
謝木水
生於馬來西亞,定居新加坡。英格蘭艾克塞特大學哲學博士。現任新加坡神學院教務主任。終生立志為基督做僕人,為教會做神學,為社會做關懷。
從科學人到神學人,從土木工程到信仰工程,兼具學者與牧者的雙重身分,深邃的神學視野是其生命底蘊,寬廣的牧養行動是其核心關懷。讀他的文字,往往被其同時具有磚土般堅實與細水般流暢的思維所折服;聽他的課,會在其豐沛的想像力與獨特的幽默中,感染神學思考的熱情,於渴慕認識上帝的心靈間激盪與迴響。
研究興趣有猶太基督論、哲學人論、初期教父神學、科學與信仰對話、神學倫理學、二戰時期歐陸的猶太問題、現代猶太基督教對話、宗教暴力及後現代神學思潮。 曾為新加坡《聯合早報》言論版撰寫文章,部分收集於《會遇眾生的容顏》(新加坡:另類文化工作室)。神學著作有《人之為人》(協傳)、《公眾倫理》(協傳),另編著有《為主所欲》(新加坡神學院),並創辦《新橋》季刊,矢為新加坡教會與新移民之間的橋樑。